找寻“气节”
——读朱自清《论气节》有感
“气节”,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是“坚持正义,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”。然而,在努力试着去品味朱自清笔下的“气节”时,我感觉到的只有迷茫和深邃,但直觉告诉我,字典似乎错了…… 在朱自清先生的心中,气节虽然在千百年来的古代道德评判中占据着主导地位,但是它们“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”。
“气”从《左传》中战斗的斗志士气,到孟子“集义所生”的“浩然之气”,再到文天祥的“正气”歌和我们所说的正义感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“气”的典型代表虽然一次次改变实质上却是一脉相承。“节”亦是如此,始终为贵族生活的目的——礼乐服务着,与和“相反而相成”,从而形成传统文化中的“中道”。但是,节却强调“不犯不乱”,因而不免带上了消极的成分。
然而在人民的心中,“气”是敢作敢为,“节”是有所不为。有所不为就是不合作,而敢作敢为是建立在集体力量的基础上的,这有别于注重领导者个人的世俗义气。但在作者看来,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“气”更重于消极的“节”。但是在专制时代的社会条件下,许多士人却正好背道而驰。有的选择了“忠杰”,或是进言直谏,或是以身殉国,忠而至于死,成为失败的英雄;有的选择了“高节”,游离于现实,虽然明哲保身却只能走向虚无。
历史的长河终究不会止步,在民国时代,士终于变质了,随着教员和学生团体的壮大,革新和革命运动的发展,气重于节的现象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。但是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段,知识阶级没有完全尽到他们的历史使命,也因此由“气重于节”退化为“节重于气”。可是,朱自清先生也同样看到,这主要还是中年的一代,在青年中,合并了“气”和“节”的“正义感”,代表着“气”的“行动”正在逐渐成为新的做人尺度,他相信,当这个做人尺度成为标准的时候,知识阶级会重新去完成属于他们的历史使命。
或许是语文水平的欠缺,或许是因为人生的阅历不足吧,我始终没能较为深刻的理解到朱自清笔下“气节”的真正含义。但是我觉得,在物欲横流的今天,在拜金主义抬头的当下,气节在我们追求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,否则纵使我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,也会在前进的途中失去了自我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