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 JavaScript

  • 利用Python解析新浪博客javascript生成的评论

    【前言】sina2wordpress终于有一个大概模样了,目前版本号为0.1 这是本站项目地址,这是代码托管地址 言归正传,目前新浪博客的评论是用JavaScript生成的,直接用urllib2读取的信息中没有评论信息 通过Firefox下的firebug或者Chrome自带的Develop Tools,都可以找到js脚本在运行时GET的数据,具体方法是:打开之后选择“Network”标签,并选择“XHR”分类项,刷新页面并等待加载完成,稍等一会就会看到GET了一条以“comment”开头的html页面。 主要规律是,例如韩寒同学的这篇日志地址是 “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701280b0101854o.html”,那么打开日志页面时GET的就会是 “comment_4701280b0101854o_1.html”,规律不难发现,后面的那个数字就是评论的页数,最后的那个页数可以变为任意整数(没有尝试过上限),当超过实际评论页数时,显示的会是同样的编码,这也就是循环结束条件 此地址为相对路径,打开后是一堆乱码,这就是JavaScript的数据存储形式——json编码。可以简单的类比成Python中的字典,本例中共有两个关键字,一个是“Code”,对应值”A00006″,没发现啥用处,第二个关键字是“data”,其余部分均为data的对应值,利用Python的json模块进行解析可以发现,这就是评论的html代码。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第二个关键字“data”缺少双引号,直接解析会报错,需要先进行字符串处理,然后再解析。 相关代码如下(完整代码可以参见前言中的代码托管地址): [python] #根据json解析之后的html代码总结出来的各个关键信息的正则表达式 comment_author_pattern=re.compile(r’(.*?)‘) comment_url_pattern=re.compile(r’(.*?)‘) comment_time_pattern=re.compile(r’(.*?)‘) comment_content_pattern=re.compile(r’ (.*?) ‘, re.S) #这里的re.S很重要 def commentsAnalyze(key): #key为地址中间的标识性字符串 num=1 #表示评论的页数 url=r’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comment_%s_%d.html’ %(key, num) #生成json编码对应的地址 page=urllib2.urlopen(url).read().replace(‘data:’,’”data”:’,1) #给data添加双引号 while not ‘noCommdate’ in page: #noCommdata是无评论json编码页面的关键字 data=json.loads(page)[‘data’] #最关键的一部,json代码的解析并有效部分 #通过正则匹配出相关信息,其中url是可能存在的,将稍后处理 author=comment_author_pattern.findall(data) url=[] time=comment_time_pattern.findall(data) content=comment_content_pattern.findall(data) #后处理url,判断前面提取出来的author周边是不是带有标签(超链接)即可 for i in range(len(author)): comment_id+=1 result=comment_url_pattern.search(author[i]) if result: url.append(result.group(1)) author[i]=result.group(2)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