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朝圣路


注:本文是作为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2015年暑期远征飞行团大哥的暑期感想

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,就有多少条朝圣路。 —— 周国平《各自的朝圣路》

当我还是一个新会员时,一开始只是追求骑行飙车的速度和车轮留下的行迹。在参加协会活动之前,骑着单速在市内刷过几十公里的骑游,包括香山公园南门的上坡;刚买山地车不久就一个人刷过双日京津往返,那时候还不会补胎更不知道什么叫补胎工具;也参加过屈指可数的校外骑行俱乐部的活动,爬过解字石,很挫。那时候的我正如大家口中的“骑友”一样,仅仅只会骑着车向前,虽然体力还行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快到哪里。一开始刷奥园大概也就勉强进15分,其它哪怕是最基本的骑行姿势都不了解,更不用说修车修人。

后来参加了协会拉练,大队前进的速度要比预期的慢,我又不擅长搭话,所以就蒙着头刷了不少留口。一开始并没有想很多,只是单纯的觉得跟着大队节奏骑不够尽兴,后来似乎很多人正是由此知道了我,也算是意外的收获。再后来接触了修车修人,出摊地和二教地下的修车讲座,队医组的例会,当了不少次没有押后资格的押后,也当过几次刻骨铭心的队医。在这期间还有幸认识了车队的一帮人,刷奥园的成绩稳中有升,也参加了一些口味很轻的XC,打了交流赛虽然成绩很烂。

一开始骑行对我而言只是扛着车上路,但随着车轮走过的路越来越长,路的类型越来越多,骑行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,这两个字也不再那么简单。大队骑行要保证整个队伍顺利有序的推进,小队骑行要照顾好每一个团队里的小伙伴,车队骑行不仅要更紧密的团队合作,更要不断突破极限挑战自我。面对新会员时,要尽可能的将一些基本的骑行知识传递给他们,有职务在身,尤其是当队医或者押后时,要及时果断的处理好一切可能的突发情况。

就这样骑着骑着就不得不面对在CAPU的终极问题了——暑期究竟是什么?我要不要去暑期?我为什么要去暑期?我不知道需要用多少文字来专门回答这个问题,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。有人会把拉练当作团队协作,也有人会把骑车当作体育竞技,有人把车协活动当作日常锻炼,也有人或许只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,顺便走出校门,看看外面的风景。CAPU能凝聚这么多人气,我想应该正是通过相同的骑行承载了大家不同的梦。

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朝圣者,都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。

Le vent se lève, il faut tenter de vivre. —— Paul Valéry 《Le Cimetière marin》

知道这句诗并不是因为有很高的文学修养,而是因为喜欢看宫崎骏的动漫,这是他的收官之作《起风了》中的经典台词。这部动漫虽然改编自一位日本作家的同名小说,但是这句台词的原始出处是这位法国诗人。这句诗有很多种翻译,其中我最喜欢的是“纵使疾风起,人生不言弃。”并不是说这句话有很深奥的哲理,而是正好机缘巧合,这句话陪伴着我走过了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坎坷或者说经历。

记得之前在博客里倾述时,有个朋友只评论了一句话——“What doesn’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.”。虽然是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,但我看到这句话时还是非常感动。不仅仅是因为很久不更新的博客还有人默默关注,更因为在种种事情逐渐平息之后,再看到这句话时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发自内心的感慨。那些孤独无助,那些强颜欢笑,那些隐忍坚持,都已不再像当初那样令人痛苦不安,而变成一种更单纯的只属于自己的体验。

暑期对于我而言一直是“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”的存在,毕竟早已不是初入校园的年纪,有很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。本来前一年就可以坚持一下争取去暑期的,但是因为一个非常宝贵的实习机会,我放弃了。看着昔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各自成团上路,那种内心煎熬的滋味我是知道的。本以为再也没有机会,准备把这一切默默的埋藏在记忆的角落时,谁曾想到我在这个园子里又呆了一年。我不知道这是不幸还是万幸,但是我知道这让暑期之路又重新拥有了可能。

然而一切并不是外表看上去的那么顺利,这一整年其实都因为一些事情苦恼着,而骑行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我最主要的排解或者说是发泄的方式。在决定去暑期之前,那些令人烦恼的事总算有些着落,然而换到新的实验室,我无法确定新导师是否允许暑假能有这么长的假期。后来要跟车队的小伙伴参加在韩国举办的比赛,时间也跟暑期有冲突,去比赛就必须要追队。再后来比赛期间发生了并不是很严重的摔车,但是我身上却有多处面积不小的擦伤。我不会忘记跟导师提出暑期要长途骑行时的忐忑,也不会忘记作为大哥却只能给弟弟妹妹送站的纠结,还有面对摔伤困扰时的烦恼。因为连续骑行还经历了雨战好几处伤口都感染了,而我能做的只有每天给自己清创,甚至在追上队之前都没敢跟团众提摔车的事。一是怕大家担心,更是怕团儿知道了不允许我追队。

每次面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变故时,我都犹豫过,还要不要去暑期。虽然一直磕磕绊绊,那伤口清了一路创,快到目的地才真正好了,但是一切都平平淡淡的过去了。感谢导师的理解,感谢团众的信任。此生有幸,收获了一帮弟弟妹妹,也收获了一个美好的暑期。

起风了,要努力活下去。

Love all, trust a few, do wrong to none. —— William Shakespeare 《All’s Well That Ends Well》

协会在内部倡导的“团队·梦想·爱”与这句话有着很多相通之处,只是对于个人而言我更喜欢这句话的表达。我们完成了一次暑期远征,在祖国大地上用车轮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行迹,历经路上的相依为命和种种磨合,成为了一个团队,成为了“一家人“。然而没有谁是无可替代的,相聚也正是分离的开始。在一切风平浪静之后,暑期究竟在我们身上留下了什么,我们又应该怎样跟后来人描述所谓的”暑期梦“?

我是个急性子的人,遇到看不惯的就会忍不住说出口,还经常因为急躁和不善于表达好心办坏事。尤其可恶的是,往往是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,所以”注孤生“什么的我早就认了,一个人也同样可以充实快活,还是不要祸害别人的比较好。记得我刚追上队,团儿就提醒我,遇到什么事都不要着急。这是我最佩服团儿的地方,虽然经常腹黑又时常逗比,但是关键时刻很精明或者说很睿智,像他的ID一样犀利,一针见血直指要害。我并不知道他是早有准备还是随口一说,但是这句话却成为了我一路谨记的信条。虽然路上还是着急吼过人,在团会上也抱怨过,但是所幸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故。

有句话已经不记得最原始的出处,只记得原话大概是”冬游让你认识到一个人有多好,暑期让你认识到一个人有多坏。“每次想到这句话我都会不禁打个寒颤,因为我总觉得这句话说的就是我。我有不少朋友,也因为自己的脾气得罪过不少人,真正相处得来一直保持联系的屈指可数,虽然跟他们的关系确实很好很好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距离便成了我的一条潜规则。然而暑期恰好创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,让一个团的人朝夕相处更彻底的暴露了自己,在相互包容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。我想对于我来说,这就是暑期给我留下的最宝贵的也是我最希望分享给大家的东西。

爱所有人,相信一些人,不负任何人。

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,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。 —— 王小波 《红拂夜奔》

很喜欢小波的这句话,只是深觉自己阅历不够,没有资格做任何评价。只想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作为结束:一个人只拥有骑行经历是不够的,他还应该拥有美好的暑期。


3 responses to “我的朝圣路”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